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_糜汉
笔趣趣 > 糜汉 > 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

  当时间进入章武五年十二月后,天下的大势又在悄然变化着。

 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次的变化是由孙权引起的。

  不知道从何时起,江东各地陆续有祥瑞出现。

  先是有人汇报,在夏口发现了黄龙。

  而当这个祥瑞出现后,更多的祥瑞如雨后春笋一般,突然之间冒了出来。

  会稽郡:有人发现了嘉禾。

  建业:有人奏报从孙权的府邸下,挖出了宝鼎。

  吴郡:有人发现了一块刻有年月日的银板,并称为之是上天的诏书。

  丹阳郡:原本淤塞的广平湖突然畅通,据民间方士传说,此湖畅通就代表着将有新天子出。

  各种各样的祥瑞,频繁的出现江东各地。

  而当不再有新祥瑞出现后,借着之前众多祥瑞出现而营造的舆论氛围,开始有江东臣子上书建议孙权称帝。

  一开始时,有此上书的江东臣子人数并不多,地位也不高。

  面对着这类臣子的劝进,孙权也明确表示了“拒绝”及“愤怒”!

 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江东臣子加入劝进的行动中来。

  及至最后,就连张昭这等在天下间有名的重臣,都公开上书希望孙权称帝。

  当张昭上书之时,群臣劝进的行动正好已经进行了三次。

  三辞三让的必备前奏,基本宣告完成。

  因此对于由张昭领导的第四次劝进,孙权并未再表达出拒绝的态度。

  孙权选择下达一道公开文书来表达他的想法:

  “天降丧乱,皇纲失叙,天下三分,民不聊生。

  始于董卓,盛于群逆,穷凶极恶,以覆四海。

  至令九州幅裂,普天无统,民神痛怨,靡所戾止。”

  “今日一统,匡定天下,非吴与魏,将复谁任?”

  “宜先定名,使士民之心,各知所归,斯其义也。”

  这封文书中的内容,充满了大义凛然的口吻。

  但实际上是孙权,为他的称帝之举进行的法统铺垫。

  孙权知道就算有着曹魏的支持,他称帝的法理依据也不能说完美无缺。

 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堵住天下间的悠悠之口,孙权为自己称帝的举动冠上了两个冠冕堂皇的理由。

  第一个理由就是:孙权认为大汉的法统,已然发生了转移。

  说白点就是汉失其鹿,当有能者共逐之。

  第二个理由则是:孙权认为他称帝,是为了解救天下的黎民百姓,是不得已却又必须进行的举动。

  要是普通百姓看来,孙权向世人宣告的这两个理由,也能勉强说的过去。

  但在熟知礼法的人眼中,这篇孙权亲自写就的誓文完全就是偷换概念,狗屁不通。

  因为不管如何,大汉的法统世人都是承认的。

  当年曹丕称帝时为何要搞禅让的把戏,为的不就是将大汉的法统平稳过渡到大魏上吗?

  可在孙权的这篇誓文中,孙权一个字都未提及,刘备建立的大汉法统该如何解释。

  就好像刘备从未建立过大汉一般。

  从誓文中的内容看来,孙权是认为大汉的法统在刘协那一朝,就已经终结了的。

  亦就是说,孙权认为刘备建立的不是大汉。

  可这一点是很荒谬的。

  别忘了现在孙权名义上,还挂着大汉太尉,九江侯的名号。

  要是孙权否认刘备建立的大汉的合法性,那他自己之前不就是小丑吗?

  这样明显意欲蒙混过关的行为,只要是一个稍微懂得礼法的人,就会觉得嗤之以鼻。

  但世人明显都低估了孙权的无耻。

  有着勾践之奇的孙权,才不会管世人怎么看他。

  他也真的不在意,成为一个天下人心中的小丑——只要能完成心中所想。

  反正孙权觉得他的誓文“没问题”。

  而在孙权的誓文传遍东南大地时,孙权就迫不及待地在一众江东大臣的支持下,缓步登上了合肥城外的称帝台。

  汉章武五年十二月十二日,孙权正式宣告天下,登基称帝,建立吴朝。

  同日孙权宣布吴朝建都建邺,并改年号为“黄龙”。

  当建朝称帝之举完成后,一件更令世人震惊的事发生了。

  当日参加孙权称帝仪典的除去江东大臣外,还有着曹魏派来的使臣华歆。

  而就在孙权称帝的高台之上,孙权正式在天下人面前,与华歆签订盟约。

  东吴与曹魏的盟约中,有个很重要的内容,那便是二家约定中分天下。

  具体如何中分的内容,并未流传出来。

  可单单这“中分天下”四个字,就足以让世人感到震撼。

  因为这四个字代表着,从孙权称帝的那一日起,东吴就将与曹魏正式联手,一起对抗大汉!

  正如曹叡与孙权一开始预料的那般,当两家达成这个盟约之后,两家内的人心果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安定。

  魏吴两家共抗刘汉,天下最后到底属于谁,真的还是个未知数。

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孙权称帝并与曹魏缔结盟约的消息,也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长安城内。

  糜旸是在深夜中被人叫醒的。

  近来为了处理繁琐的政务,糜旸几乎是夜夜睡在尚书台内。

  而叫醒他的正是蒋济。

  看着蒋济脸色凝重的模样,糜旸再用一把冷水让自己恢复清醒后,便开口询问道:

  “发生何事了?”

  在糜旸的询问下,蒋济将他刚刚得到的消息禀告给了糜旸。

  乍一听到孙权在数日前称帝及与曹魏缔结盟约的消息后,饶是糜旸也觉得有些意外。

  糜旸之前提前有猜测过,孙权接下来很大可能会选择与曹魏联手。

  只是让糜旸没想到的是,孙权竟然还会有着称帝之举。

  这得多不要脸,才能做出来的事?

  可一仔细想想,特别是回想了上一世孙权的所作所为后,对于这一点糜旸倒也不是那么意外了。

  蒋济见糜旸在听到消息后,虽一开始脸上有着意外,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,他的心中不免对糜旸佩服起来。

  蒋济之前身为曹魏的侍中,几乎日日陪伴在曹丕身旁。

  而曹丕在遇到危急的情况时,表现是什么样的呢?

  暴怒,责怪,懊悔,基本上都是负面情绪。

  可蒋济在糜旸的身上,却从未看见过这样的情绪。

  从臣子的角度来说,糜旸这样的主君无疑会更有安全感。

  看着糜旸脸上的思索之色,蒋济不由得下意识问道:

  “大将军以为,我朝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事?”

  蒋济有此问,说明在他看来东吴与曹魏联盟一事,对刚刚有着升龙之势的大汉来说,的确是个不小的危机。

  旁的先不说,当这个消息在大汉境内传开后,人心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震荡。

  毕竟与曹魏为敌和与天下为敌,到底是两码事。

  蒋济的询问将糜旸的思绪从思索中拉回。

  只是糜旸并未马上回应蒋济的询问。

  糜旸先是问蒋济道:

  “这件事目前知道的人多吗?”

  糜旸的这声询问让蒋济一愣。

  但蒋济还是根据自身的判断很快回答道:

  “想来并未大范围传开。”

  说完这句话后,蒋济很快又补了一句。

  “陛下与丞相,目前应当还不知道这件事。”

  蒋济的回答让糜旸点了点头。

  身为大汉的大将军,糜旸收取情报的来源有两种,一种是大汉官方派往各地的探子。

  另一种就是他私人派往各地的司闻曹探子了。

  而通常情况下,司闻曹探子禀报消息的速度会更及时一些。

  见糜旸问完自己那句话后就不再言语,蒋济试探着问道:

  “可是要下令封锁消息?”

  可蒋济的这个请示,却让糜旸摆手拒绝了。

  “做不到。”

  糜旸知道蒋济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。

  最大的原因就是,再过不久就是大汉的祭祖大典了。

  这一件事对大汉来说,有着莫大的意义。

  在如此的国家大事面前,最好要尽可能的保证着人心的稳定。

  而糜旸之所以会拒绝蒋济,一个原因正如他所说的那般做不到。

  孙权称帝及与曹魏结盟这样的大事,在大汉境内广泛流传开,只会是个时间的问题,而且那个时间定然不会太久。

  在这种必然的情况下,大汉没必要去做掩耳盗铃的事。

 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,糜旸认为当下的大汉,有自信接受住这次冲击。

  “你即刻让司闻曹的探子,在淮南与荆州两地释放出流言。

  就说不久后,孤将亲自出镇荆州。”

  思索一番后,糜旸对蒋济下达了这道命令。

  初一听到这道命令时,蒋济还有些不解,可很快的蒋济就反应了过来。

  孙权称帝及与曹魏结盟一事,在一开始时对大汉的影响,便是会让大汉的人心不稳。

  而在目前的大汉数州之中,哪一州的人心最可能受到影响呢?

  那定然是荆州。

  因为荆州与曹魏及孙吴皆接壤,曹魏与孙吴是随时可以对荆州发动联合进攻的。

  而且张飞刚刚离开荆州,当下荆州并无一位令敌人畏惧且令己方百姓信任的大将。

  这一点曹魏与孙吴也知道,所以很可能接下来他们两家,很可能会借助这一点做文章。

  糜旸之所以要让自己释放那些流言,是料敌于先,提前防备曹魏与孙吴两家的阴谋。

  以糜旸在荆州及在天下间的威名,只要有他即将出镇荆州的消息传出,到时候恐怕就不是荆州的百姓人心不稳了。

  理解糜旸深意的蒋济对着糜旸一拜后,就趁夜色离开了尚书台。

  待蒋济离开之后,糜旸起身快速穿戴好衣裳。

  随后糜旸就在一众亲卫的护卫下,朝着刘备的寝宫快速赶去。

  第二日天微微亮,在长安城内的许多大汉重臣,就被刘备派来的使者传召到皇宫内。

  刘备急切的传召,让许多大臣感到不解。

  但再不解,他们赶往皇宫的脚步也未曾慢过。

  不久后,以诸葛亮与张飞为首的一众大臣,就纷纷来到了大殿之中。

  当他们到来之后,他们才发现刘备早已经坐在大殿中等待着他们。

  而与刘备一同等着他们的,还有糜旸。

  看到刘备与糜旸二人皆在,许多大臣心中就隐隐猜出了,今日要议的事绝不简单。

  果不其然在众臣入座后,糜旸就起身将他收到的消息,告知给了在座的众臣。

  当听到孙权称帝及与曹魏联盟的事后,在座的许多大臣都齐齐一惊。

  这件事太过突然,更直接将大汉的外部环境,推到最险恶的境地中,由不得他们保持冷静。

  就连诸葛亮的脸色,也变得凝重起来。

  众臣之中,张飞的反应最为激烈。

  张飞气得按剑而起,大声斥骂孙权道:

  “碧眼儿真是天下第一小人!

  厚颜无耻,反复无常,认贼做父,数典忘宗”

  一句句气愤的咒骂不断从张飞的口中吐出。

  今日可能是张三爷一生中吐出成语最多的一次了。

  也怪不得张飞如此气愤,实在对于看重忠义的张飞来说,孙权的行为纯粹是在恶心他。

  就拿张飞骂孙权认贼作父一欲来说,倒也不算张飞冤枉了孙权。

  因为在孙吴与曹魏签订的盟约中,二家相互约定好为兄弟之国。

  在这样的约定等量代换下,那么孙权与曹丕不就是兄弟了?

  那么再等量代换下,孙权不就是认曹操当父了?

  还有孙权前脚还是大汉的臣子,后脚就与曹魏结盟背叛大汉的行为,就更加让张飞如苍蝇一般恶心了。

  还有

  反正最后张飞是受不了了。

  “如斯小人,还敢称帝?”

  “陛下,臣即日就返回荆州,定要率军踏平江东,将孙权小人擒来长安剥皮示众!”

  说着说着,张飞就站起身来作出要朝外走去的举动。

  可张飞还未开始走呢,就被刘备的一声清喝阻止。

  “坐下。”

  听到刘备的清喝后,张飞纵使心中再如何气愤,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了位子上坐下。

  可张飞的回座,并未让众臣的求战之心停歇。

  赵云、魏延、黄权等,就算是马良这位好脾气的大臣,也忍不住起身向刘备进言,请求刘备发兵讨伐江东。

  在众多的求战之语中,马良的求战之语最为振聋发聩:

  “臣真是耻于与孙权这等小人,同立于一片青天之下。”

  想起自己曾出使过江东,马良都快哭出来了。

  一生的污点呀!

  孙权必须得死。

  第二章凌晨~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q9.cc。笔趣趣手机版:https://m.bqq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